首页 - 紫砂百科
-
紫砂器传统包覆装饰技艺锡金银铜的华丽演变
紫砂器的锡、金、银、铜包覆装饰,作为紫砂艺术中的一项传统装饰技法,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 其中,包锡工艺,人们习惯称之为“砂胎包锡”。这一技艺在清代中期的嘉道年间,由朱坚(石梅)所擅长。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壶体全面包覆锡,或在壶体包锡的同时,壶嘴和壶把则镶嵌金、玉或红木等材质,以增添华美之感。随后,包金、包银、包铜工艺相继出现,时间上稍晚于包锡工艺...
2024-11-11 紫砂百科 0 -
光器之祖亿元壶王掇只壶传奇
2020年6月5日,中国紫砂壶艺术界的一代巨匠许四海因病离世,享年74岁。他生前曾言:“我乃茶人,毕生所求,唯茶一字。”许四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紫砂陶艺家,更是一位慷慨的收藏家,他曾向各地政府及博物馆捐赠多件国宝级藏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那把被誉为壶中之王的“掇只 壶”。 一、壶王奇缘:从三万到亿万的传奇 上世纪80年代初,许四海在宜兴紫砂二厂任职期间,偶得一把珍贵的紫砂壶——“掇只 壶”...
2024-11-08 紫砂百科 0 -
何谓紫砂还原烧
原矿紫砂富含铁质,这一点是大家公认并无可置疑的。在紫砂进窑烧制时候,其实就是一系列的反应。 紫砂之所以呈现为红色的一部分,是因为富含铁离子,那么在烧制的时候,只有壶的表面可以和空气接触,所以才会起氧化反应,铁质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呈现红色。 而壶的内层是接触不到氧气的,在烧制过程中内部的含铁成分只有可能被还原成黑色的铁质,所以成灰黑色。 还原烧的原理就是如此,当窑内的温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后...
2024-11-07 紫砂百科 0 -
紫砂壶上印花没见过
在中国悠久的陶瓷历史长河中,美化陶器的技艺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萌芽。那时,先民们巧妙地运用压印、拍印和刻画等手法,为陶器增添了一份份独特的韵味。绳纹,这一经典的装饰图案,便是通过绳子在湿润的坯体上压印而成的,而其他各式各样的压印图案,则多源自以实物为模具的创意压印。 步入夏商时期,陶器上的印花纹饰更加丰富多彩,诸如饕餮纹、菱龙纹、人字纹、花瓣纹、云雷纹、旋涡纹、回纹以及连环纹等...
2024-11-06 紫砂百科 0 -
紫砂壶明针是什么
在紫砂成型的过程当中总有一些专业性的话语是大家所无法理解的,而每一步在制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亦有所不同,像是推墙刮底、推半墙、明针这些,还有在炼泥过程中出现的说法,像陈腐等,每一个步骤都是关键,其中要说到的是“明针”。 “明针”是宜兴紫砂壶成型工序,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更是紫砂工艺。极其重要的特殊的加工手法。明针的材质,以牛角制者为最佳及最普遍。因为了配合茶壶形状的不同,明针样式也是非常繁多...
2024-11-05 紫砂百科 0 -
雕塑大系一部回望与前行的大戏丨展现央美雕塑九十载辉煌映射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缩影
2024年10月2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览开幕。此次展览系统梳理和回顾从1934年至今90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不断发展完善、从扎实迈向多元、从自我觉醒到学科自觉的艺术历程,展出了一大批承载民族精神内核、彰显中国时代风范、展现人民美好生活等具备“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的经典巨作...
2024-11-01 紫砂百科 0 -
著名雕塑家徐晓虹的二件雕塑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4年著名雕塑家徐晓虹于1988年创作的《铁肩担道义一一李大钊像》和2024年新作《铁血丹心一一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将士群雕)二件雕塑作品经中国国家博物馆严格审定,决定收藏徐晓虹的这二件雕塑力作。这应是安徽省美术界当代雕塑家的二组作品首次同时入住国家文化殿堂。 《铁肩担道义 ⸺ 先驱李大钊》玻璃钢 高80cm 1988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
2024-10-31 紫砂百科 0 -
黄龙山
黄龙山处于丁山老镇北面,为鼎山三足之一脚,因山石呈而得名。后因城镇北移东扩,现几乎变成了鼎蜀镇的中心。黄龙山因紫砂泥闻名,黄龙山的紫砂泥被认为是紫砂泥的标准答案,但是黄龙山主体紫砂泥的开采相对于几千年的制陶史来说,还没有几天的光景。1940年代,大水潭宕口被水淹没,甲泥开采的游击队和小规模的正规军才转战到这里。 黄龙山在丁蜀绝对是标志性的地方,紫砂资源优良而且丰富...
2024-10-21 紫砂百科 0 -
黄涣古墓中的宋代珍稀茶具
1998年11月,邵武市水北镇故县村农民在村北凤池山南侧的农田中发现宋墓一座,墓主人叫黄涣,墓为砖石结构,竖穴单室,通长4.2、宽2.26、高2米。墓室以青砖砌筑,内置水杉木制作、表面髹以黑漆的长方形棺椁各一具,棺内尸骸仍存,随葬物有银器、铜器、铁器、竹器、木器、漆器、石器等45件。其中银器、漆器茶具和纨扇是最重要的发现。 首现银丝茶笼 发现的银器(从器表残留痕迹看...
2024-10-21 紫砂百科 0 -
高振宇 谈大亨经典壶形德钟壶
高振宇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硕士,当代陶艺家,认为“器皿因为有‘用’而活着,‘用’是器皿的灵魂” 记得第一次见到邵大亨紫砂钟德壶是在1993年的,那时笔者自日本回国,在家乡宜兴长住。虽北上京城已经势在必行,但阔别已久的故乡及亲友的确让人难舍难分,尤其是与亦师亦公(乡语爷爷之意)的顾景舟,我们整日天南地北地有说不完的话题。 一天先生和我谈起了历代紫砂制壶的名家高手...
2024-10-21 紫砂百科 0 -
鹿守臣养壶法
转紫砂百家杨世明之文:鹿守臣年逾花甲,是徐州知名书画家,从年轻时起书画创作与砂壶收藏并举,四十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选壶、养壶的经验,且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养得壶油润鲜亮,神采飞扬,抚摸壶面犹如“孩儿面”柔嫩细滑,使砂壶的天然肌理得以充分展示,更显紫砂壶的灵光宝相和迷人的艺术魅力。 鹿守臣先生愿意把他四十余年摸索出的一整套养壶经,奉献给年轻的朋友,以此也作为与诸位方家的交流。 吃透“第一道”茶...
2024-10-21 紫砂百科 0 -
顾景舟鉴赏鸣远壶
清末到时期紫砂器与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状况相似,此时的紫砂器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然后又恢复和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制壶能手,如裴石民、步可心、吴云根等。这时期紫砂艺人在从事紫砂工艺的恢复和研究过程中,不仅有新的创作同时也大量仿制明清两代的名品。仿明代时大彬、仿清初陈鸣远、仿清中晚期陈曼生和杨彭年等,这些仿品故宫博物院也都征集过。关于陈鸣远的作品,清乾隆吴骞的《阳羡名陶录》说:“鸣远一技三能...
2024-10-21 紫砂百科 0 -
饮茶为什么最好选择紫砂壶
招募中 紫砂壶 饮茶为什么最好选择紫砂壶 网站承诺:阿邦网坚持写作客观独立的立场,永远不受金钱影响。秉承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宗旨,与您分享特邀帮手的经验和知识,帮您解决生活问题,提高生活品质。本文系阿邦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违者必究。 孟臣壶 来源:顾钰 [点击放大] 喝茶简单地说只要是个合适的容器就能满足实用要求,然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
2024-10-21 紫砂百科 0 -
需要反复强调的选壶原则
我开始玩壶后不久就从朋友那里接受了以下的选壶原则. 1、名人做的壶不一定都是好壶。因为做好壶的因素很多特别是精神状态因素影响很大,而没有人只在自己精神状态好的情况下才做壶。 2、有年份的也不一定都值得收藏。因为紫砂壶一开始就是民品和艺术品共生共存的,而收藏价值高的应该是艺术品。民品可以收藏但价值不高。 3、好壶不是养出来的,虽然壶的泥好可以越养越让人喜欢,但是好的壶因素很多不仅仅是泥好就算好壶。...
2024-10-21 紫砂百科 0 -
顾景舟秘 笈
那一天读书读得太晚,在梦里见到一把老壶。持壶的,是位长者,看不清他的面貌,只觉得脸熟;那把老壶,一晃就不见了;后来在一本厚重的书里,又看到了,于是知道,那壶,叫雪华壶,是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老先生的佳作。 关于顾景舟,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他一生是个手不释卷、有着古典风范的文人,更准确地说,他是个有着浓重文人气息的紫砂人,或者是紫砂人中的文化人。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行业都应该有自己的领军人物...
2024-10-21 紫砂百科 0 -
雕龙紫砂壶讲述古老的茶叶文化
中国的紫砂壶艺术离不开古老的茶文化,孙翠平与紫砂壶结缘始于童年那一缕缕穿越灵魂的茶香。她依稀记得儿时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大家族,父亲品茶的样子和蔼而淡定。“”中父亲不在身边了,母亲依然用浓浓的茶水温暖她孤独的童年。用她的话来说,壶对于她既意味着父爱的缺失,又是灵魂的慰藉。一杯龙井,一把雕龙紫砂壶,女主人将茶水款款地斟上,开始讲起她与紫砂壶越品越浓的情缘。她叫孙翠平,在职场风风火火、快人快语...
2024-10-21 紫砂百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