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玖工艺美术趣事网

首页 - 紫砂工艺

  • 紫砂绞泥壶

    [日期:2011-05-11]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大 中 小 ] 在早期的紫砂壶 作品中,未见过有绞泥装饰。它是现代的制壶者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的结果。 绞泥作为紫砂壶上的一种装饰技法,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色彩的紫砂泥,绞和在一起,形成色调对比强烈的不规则的线条,恰到好处地在紫砂壶体上表现作者的装饰意图,或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变幻莫测的天际流云...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矿原料绿泥类

    本山绿泥 白麻子泥 红麻子泥 俗称"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龄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 本山绿泥:采掘量极少,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矿泥的形成

    在了解紫砂泥的地质形成之前,我们需要简单恶补一下有关的地质知识。 我们知道,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1、岩浆岩活动所形成的岩浆岩,如橄榄岩、玄武岩、花岗岩等;2、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沉积岩,如石英、白云母、粘土矿物(高岭土)等;3、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如石榴石等。 根据形成年代,岩石又被分为古生(界)代、中生(界)代、新生(界)代三个界代...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纯品

    所谓纯品,是指所用材质为正宗的紫砂陶土,经由严格的工艺流程,用纯紫砂泥合成相配,泥性相通,泥质贞洁,泥色天然,泥相丰硕。如本山绿泥与紫泥天然相拼而成的珍珠泥、蟹壳青泥、琵琶黄泥;如纯紫泥中适量加入氧化锰制成的褐色拼料泥,再掺入团泥,便成淡墨色泥、黯肝色泥、天青色泥;如本山绿泥中再掺入天青泥、石黄泥,则能成深古铜泥。这些纯净的紫砂泥质,掺入的颗粒为不同泥质的纯紫砂颗粒...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矿原料红泥类

    俗称"朱泥"、"朱砂泥"。因其成陶后,色似"朱砂红"故名。产于宜兴任墅赵庄山,嫩泥矿层底部,质坚如石,其含铁量高,产量甚稀。矿土外观呈砖红夹色,以粘土为主的粉砂岩土,可单独成陶。红泥收缩率大,烧成温度在1080oC左右,常制小件器物。 七十年代中期,此种红泥甚缺,即改用川埠红泥加嫩泥替换,矿土呈土,石质坚硬,成陶与其相似。八十年代以伏东红泥制壶...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盆器收藏有潜力

    [日期:2011-07-12]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晨报 [字体:大 中 小 ] 自2008年北京嘉德秋拍“至味涵硕紫玉金砂专场拍卖”取得骄人成绩后,紫砂壶 拍卖价格节节攀升。在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把1948年由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更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许多人在咋舌之余,只能对紫砂壶&ldquo...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矿原料紫泥类

    底槽青泥 红棕泥 大红泥 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青泥"、"大红泥",为制作紫砂茗壶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 天青泥:其质细腻呈青蓝色,产于清代中期,现已失传。 底槽青泥:位于矿层底部,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quot...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漫话荆谿阳羡的五色泥

    如果我们喜欢收集旧的宜兴紫砂茶壶,尤其是超过一百年的「古董级」整个,不仿先参考谢瑞华所著《宜兴茶壶的造型与纹饰》与罗桂祥所著《从有年款的作品看宜兴紫砂陶的历代发展》。 这两篇文章诚足以帮助我们对明、清以来宜兴紫砂壶的制作有进一步的认识。 有些古旧的宜兴壶(甚至近仿的)也有「荆溪」或「阳羡」之字样,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宜兴称作「荆谿」,「谿」与「溪」相同,源于该处仓山有一道清溪之故。...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洋桶壶赏析

    [日期:2013-11-2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 紫砂洋桶壶是紫砂茗壶名种里较为常见的一种传统紫砂壶 款式,亦是一种茶壶款式的专用名称。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就,适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为大多数茗壶喜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为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 近现代多位大师,著名艺人都制作过洋桶壶。洋桶壶长圆形身简...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泥的开采历史

    因为没有电能及机械动力的介入,没有应用爆破等科技手段,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紫砂泥矿的开采仍承袭几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原始开掘手段、规模与效应。 黄龙山是一座高60米左右的黄石山,是主要的甲泥和紫砂泥的产区。找泥宕的办法是,先在黄石山凹处的石底脚处试找“眼口”,由“眼口”引进石隙底部,逐步以泥引进、见泥追泥,逐步深入。如有泥可采,“眼口”就成了“宕口”。“宕口”一般以开挖人名字命名。“宕”即洞...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泥的双重气孔结构

    [日期:2011-07-2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紫砂壶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具有较强的附吸力。它能吸收茶之香味,且保持较长的时间,而施釉的陶瓷茶壶,这种功能比较 欠缺。紫砂壶与施釉的陶瓷茶壶相比,茶汤确实不易变质发馊。这种功能由茶壶本身精密合理的造型所决定。紫砂壶的嘴小(嘴流出口成一定的斜角)壶口壶盖配合密切,位移公差0.5mm...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泥的可塑性和结合能力好

    它的气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团聚内部的气孔,另一种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且大部份属于开口型气孔,紫砂器良好的透气性,可能与这种特属的显微结构有关。据宜兴陶瓷公司对各陶土的理化工艺性能测定,发现紫砂泥的气孔率高达10%以上。因而又说明了透气性好当然就是“泡茶色香味皆蕴”和“暑月夜宿不馊”的主要原因了。论它的实用性,紫砂壶是用于泡茶注茶的。对于紫砂壶的性能“色香味皆蕴”过去早有定论。而且...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泥的原矿特征及烧成特征

    紫砂泥矿床属江南古陆边缘的陆相碎屑建造沉积矿床,已有3.5亿年了。据试样,紫砂泥中除含有较多的赤铁矿外,还含有下列微量元素:锆、铬、镍、钴、铜、铅、铍、钇、镱、钪、镓。 紫泥外观为紫红色、紫色,夹有微细银点闪烁,并隐现浅绿色的斑点,烧成后呈紫色、紫棕色。 本山绿泥,出矿时呈绿色,烧成后呈米。 红泥,即石黄泥,出矿时呈黄红色,质坚如石,因此亦称石黄,烧成后为暗红色、朱红色,至纯者烧成后呈朱砂色。...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泥的加工历史

    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土质硬如石,经选矿得到所需紫砂矿泥,依品质高低出售给磨坊户。泥料磨坊主把各种优劣不同的块状泥分别摊在竹席上风吹日晒,俗称摊场。数月后,块泥经自然风化后呈豆粒大小之颗粒,然后用石磨磨成细粉;石磨有一人牵的小磨,三人牵的中磨,有用牛、驴拉的大磨。其粉末按做大、中、小件,粗货、细货不同的用泥要求,用粗细不同的筛子人式筛灰。过筛时粉尘污染严重,操作者全身都是泥灰,往往光着身子操作...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泥的几种分类

    紫砂泥分布在宜兴丁蜀地区,即使在宜兴,也只能在丁蜀地区范围内的陶土矿中找到紫砂泥。宜兴紫砂泥是绿泥(本山绿泥)、红泥(朱砂泥)和紫泥的总称。 宜兴紫砂泥的矿物组成,属于含富铁的粘土-石英-云母类型,其具备了宜兴紫砂陶严格的工艺要求。 紫砂陶土的成因,属内陆湖泊及滨海湖沼相沉积矿床,通过外力沉积成矿,深埋于山腹之中。紫泥和绿泥都产于甲泥矿中。甲泥是一种脊性粘土,紫红色,色似铁甲,故名“甲泥”...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 紫砂泥是怎么回事

    (一)紫砂泥的制备及其对紫砂壶外观、内在质量的影响: 紫砂泥可以单独制成坯用泥料,与陶瓷坯料相比,具有加工工艺简便的优点。然而,泥料颗粒的粗细,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制成的紫砂壶产生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和不同的内在性能。 紫砂泥的制备,基本上分成手工和机械加工两种。徐珂在《清类钞》一文中描述道:“泥初出山时,大如煤块。舂以杵,必数次,始取其较细者,浸之於池,经数月,则粗分子下沈。其最上层,皆有黏性...

    2024-10-21 紫砂工艺 0
网站分类